Saturday 30 April 2011

[身邊的故事] 這一天

今天,整個英國都瘋狂了。
就連這個素來清靜的大學鎮,因爲是他們二人相遇相識的地方,也跟著熱鬧起來。




衹是,自己心裏惦記著的,卻是另一對佳人。
今天也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。

她是一個能幹而溫柔的美麗女子。
工作上的成績有目共睹,可是她卻屢次拒絕上司進一步的提拔,因爲不想自己的生活祇剩下工作。對待朋友,則是善解人意溫良體貼,是讓人可以放心傾訴的那一種。

對於愛情對於婚姻,她也曾經憧憬;可是,感情道路的一波三折,卻叫她幾乎就放棄了希望。直到在一次無聊地上網時,在網路聊天室裏遇見了他。
當她向身邊親近的親友提起和他的“交往”時,大家不是沒有反對和擔憂的,因爲網路上的姻緣總是太虛渺了;疼惜她的家人和好友更擔心的,是她會再次受到傷害。可是,她卻説,要給自己給對方一次的機會。於是,就訂了機票,獨自飛往彼岸,和他見面。
老實說,自己當時真的以爲她瘋了!

可是,她卻帶著滿懷喜悅回來了。並且,還帶囘了他的求婚口信,要徵求她的母親的同意。
婚期定下,他如期出現,他移民美國的爸爸、姐姐及外甥女也大老遠飛來參加婚禮。而她閱人無數的母親,也終於放心地把自己的女兒交給他,遠渡重洋隨他而去。

離開親人,在異地生活,他是她唯一的依靠。而他也不負衆望地承擔起這個責任。
在她每次的回國探親和每次的電話聯係中,她的母親和她的好友們都曉得,她確實尋見了心靈的伴侶,生命的夥伴。大家都為她高興,並為她的幸福繼續獻上感恩和祝禱。

今天,當全英國因著他們的王子和公主雀躍萬分時,我卻記得倫敦主教Richard Chartres在他們婚禮上的一段講詞:
As the reality of God has faded from so many lives in the West, there has been a corresponding inflation of expectations that personal relations alone will supply meaning and happiness in life. This is to load our partner with too great a burden. We are all incomplete: we all need the love which is secure, rather than oppressive, we need mutual forgiveness, to thrive.

也因此,在她和他的這個特別日子裏,我更願意藉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裏的這段禱文祝福他們:
“Give them wisdom and devotion
In the ordering of their common life,
That each may be to the other
A strength in need,
A counselor in perplexity,
A comfort in sorrow,
And a companion in joy. Amen.”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